发布时间:2025-09-12 00:13:31 发布人:pg电子游戏
pg电子游戏平台:
绿田机械(605259) l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实现盈利收入13.07亿元,同增29.9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增64.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增52.67%。 l事件点评 单Q2营收同比+15.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62.9%,盈利能力超预期提升。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Q1、Q2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6.39、6.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1%、15.2%;归母净利润0.57、0.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3%、70.4%;扣非归母净利润0.58、0.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1%、62.9%。 高压清理洗涤机、通机均实现较快增长。2025H1,公司高压清理洗涤机、通用动力机械、别的业务分别实现收入7.52、4.92、0.5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24%、17.73%、47.45%;此外,储能业务2025H1实现超千万收入,公司正持续完善发电及储能产品族谱,以积极追求第二增长曲线。 毛利率大幅度增长,费用率同比亦有提升。盈利能力方面,2025H1公司毛利率同增4.01pct至21.4%。费用率方面,20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增2.44pct至8.3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减0.34pct至2.62%;管理费用率同增0.24pct至2.5%;财务费用率同增2.22pct至-0.56%;研发费用率同增0.31pct至3.8%。 积极拓展全球渠道,客户资源优势显著。公司客户网络覆盖了欧洲、南美、北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各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经销商贴牌和自主品牌销售相结合、为国际知名品牌商提供代工生产的经营模式进行市场开发和渗透。公司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全世界内与众多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针对国内市场,公司线下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忠诚度和信任度的下游客户。同时,公司与时俱进拥抱变化,以“电商+内容营销”模式精准触达消费者,实现品牌声量与市场渗透率的双重提升。 l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3.64、40.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49%、20.14%、18.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3.37、4.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32%、22.04%、20.46%。公司2025-2027年业绩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00、13.93、11.56,维持“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
绿田机械(605259)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盈利收入22.49亿元,同增38.29%;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增3.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增0.90%。2025Q1公司实现盈利收入6.39亿元,同增50.11%;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增56.3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增40.09%。 事件点评 通机稳健增长,高压清理洗涤机收入快速向上。分产品来看,2024年公司通用动力机械、高压清理洗涤机、配件分别实现收入10.02、10.85、0.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20%、70.07%、56.93%,储能产品实现收入0.07亿元。 毛利率短期承压,费用率会降低。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减3.96pct至18.05%,其中通用动力机械产品毛利率同减5.47pct至13.00%,高压清洗剂产品毛利率同减3.92pct至20.62%。费用率方面,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减0.23pct至7.44%,其中销售费用率同减0.66pct至2.59%;管理费用率同减0.37pct至2.72%;财务费用率同增0.65pct至-1.72%;研发费用率同增0.16pct至3.84%。 通机新产能即将放量,有望带动传统主业向上。当前,公司通用动力机械产品现有产能为80万台/年,处于超产状态,已不足以满足日渐增长的订单需求,并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新建年产140万台通用动力机械产品工程建设项目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逐步、分批释放产能。本项目建设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种类型、拓展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扩充包括关键零部件自制在内的自动化生产线和仓库,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积极开发高的附加价值新产品,聚焦自有品牌全球化战略。公司产品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已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一方面通过设计改良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积极开发高的附加价值新产品,逐步的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新增销售一部分储能产品,主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包和储能逆变器,目前电池包、电控系统等产品都已逐步进入量产阶段。公司聚焦自有品牌全球化战略,聚力产品创新,拓宽销售经营渠道,增强发展韧性,以“技术自主化、品牌全球化、运营本土化”三位一体战略,推动全球化布局,以中国智造打造世界级行业标杆品牌。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7.95、34.63、42.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4%、23.91%、23.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3.22、4.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63%、28.41%、28.16%。公司2025-2027年业绩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26、10.33、8.06,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景气度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新产能释放节奏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风险。
扫码获取最新资讯